close

最近一直在看國外兩個知名的環境新聞媒體,TreehuggerInhabitate,加上又看了Green Collar Economy這本書,心裡有些感觸。

Green Collar Economy的作者Van Jones是個黑人公民律師,書中將人們與關心環保問題劃分為四個象限,縱軸上到下是富裕到貧窮,橫軸左到右是問題到解決方案:

第一象限是有錢也關心環境問題的人,他們在乎冰山融化、氣候變遷等宏觀及全球性的問題,這些人是傳統的環保人士,常常訴求保育及法律規範。

第二象限是貧窮而且直接受害於環境問題的人,他們在乎當地的空氣品質、食品安全等偏重個人及立即性的危機,他們針對的是在當地製造這些問題的人,一般環境正義的運動多是落在這個象限。

第三象限是有錢而且有心追求環境解決方案的人,他們會購買油電混合車、裝設太陽能板,消費環保產品。這些人創造了高階的環保商機,也創造了財富流動的機會。

第四象限是貧窮但可以參與解決環境問題的勞動階級,也是作者關注的主要族群,他們可以藉由參與架設太陽能板的工作獲得收入,改善自身的情況並協善維護環境。

Van Jones的意思是,一二三象限都是少數人,而過去的環境運動很少關注到第四象限的人,可是把他們納入的話,可以保護環境又解決社會問題,影響力最大。

加上最近讀的Cradle to Cradle(中譯:從搖籃到搖籃,野人文化),可以很明顯看到不管是在哪個國家,或是在什麼產業,環保運動的趨勢已經漸漸從對立走向合作,跟企業合作找出對環境友善又能確保企業獲利的經營方式,比耗費鉅資在事後補救要來得有效許多。

那麼做為環境新聞媒體或是資訊平台,又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?

我想第一是擴大打擊面,讓更多讀者覺得環境新聞是吸引人的,而不只是硬梆梆的科學新聞或驚心怵目的畫面,但太軟也是不行的,就像我對Pon說的,環境新聞應該軟硬適中,「就像做餅乾一樣,太軟不會成形,太硬則難以入口」。

然後就是要把硬新聞包裝得夠軟,引發讀者或觀眾進一步去思考、探究的興趣,這是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給我的啟示:沈重的議題尤其需要輕輕地提起,自然就會展現它該有的力道。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idalz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